分类分类
关注+2025-01-29作者:学臣
谷歌前首席执行官埃里克·施密特(Eric Schmidt)在发表的专栏文章中呼吁美国加大开源人工智能的研发力度,以应对DeepSeek的崛起。
机器人 人工智能2025 (图片来源:AI合成)" alt="机器人 人工智能2025" style="box-sizing: border-box; outline: 0px; border: 1px solid rgb(238, 238, 238); --tw-shadow: 0 0 #0000; --tw-ring-inset: var(--tw-empty, ); --tw-ring-offset-width: 0px; --tw-ring-offset-color: #fff; --tw-ring-color: rgba(41, 110, 228, 0.5); --tw-ring-offset-shadow: 0 0 #0000; --tw-ring-shadow: 0 0 #0000; max-width: 700px; background: url("../img/bglogo2.svg") center center no-repeat rgb(247, 248, 249); box-shadow: rgba(27, 95, 160, 0.1) 0px 1px 3px; display: inline-block; margin: 0px auto;"/>
图源备注:图片由AI生成,图片授权服务商Midjourney
施密特认为,DeepSeek的崛起标志着全球人工智能竞赛的转折点,证明中国可以利用更少的资源与大科技公司竞争。施密特指出,为了对抗DeepSeek,美国必须开发更多的开源模型,投资人工智能基础设施(如星际之门),并鼓励领先的实验室分享他们的训练方法。
他还强调,DeepSeek的成功不仅在于其技术的先进性,还在于其开源策略,这使得更多的AI团队能够基于最先进的模型开发更多的AI原生应用。中国工程院院士、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郑纬民指出,DeepSeek成功出圈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:DeepSeek-V3和DeepSeek-R1两款模型分别实现了比肩OpenAI的GPT-4o和o1模型的能力,同时成本仅为OpenAI模型的十分之一左右。
此外,DeepSeek还开源了这两款模型的技术,进一步推动了AI技术的普及和应用。
相关文章
更多+相同厂商
热门推荐
点击查看更多
点击查看更多
点击查看更多
说两句网友评论